疲勞管理123
都市病與疲勞管理
於香港臨床經驗四十年「黃天賜」註冊中醫師認為,及早管理以【黃帝內經】的【治未病】為基礎,針對都市人的生活習慣;喚醒體內的自然抗病能力本能,透過簡易的自我疲勞管理,可以及早預防都市疼痛的及病率,包括:頭痛、頸痛、腰痛、膝關節痛、靜脈粥脹、扁平足⋯等的循環功能、從而改善體內所有組織器官的「氧分供應、代謝癈物回收,及自我修復功能。從而改善管理各種都市病的病變。
疲勞可反映患者整體的「血氧」含量,包括:心、腦、肝、脾、肺、腎、胃、腸,皮膚、骨胳關節軟組織⋯等的各種功能運作,
疲勞可反映人體整體「代謝廢物」的疏泄狀況,例如:下肢長期疲勞、循環系統、經絡系統阻塞,引發淺靜脈曲脹、扁平足、 腱鞘炎、 關節炎及皮膚病…等。
疲勞可反映人體各器官和組織晚間的「功能恢復」機制,例如:長期失眠,會影響壓力荷爾蒙、及交感神經的運作、胃腸道黏膜晚間的自我修復,骨髓造血功能(紅、白血細胞),自體免疫抗病功能、及心肝膽胰脾肺腎⋯的自我抗病功能。
疲勞攻防123
- 防病發-透過管理「懸掛系統」頸、肩、胛部位及早找出潛伏於肌腱深層的「疲勞繃緊」位置,及早護理;減少頸項椎間椎間盤突出誘發的神經擠壓的疼⋯、減少惡性病變率。
- 防阻塞-透過管理「懸掛系統」頸、肩、胛肌肉「疲勞繃緊」的累積、及早恢復體內「血液循環系統、淋巴免疫淋巴循環、經絡循環(低阻抗容積通道)的自我修復「本能」,包括:能量補充、代謝癈物回流、免疫防禦循環⋯的正常功能,維持體內「生態循環」的淨化。
- 防病變-透過管理「懸掛系統」頸、肩、胛「疲勞繃緊」的累積,管理「疼痛根源」、減少誘發各種相關惡性病變;管理睡眠、內分泌、及免疫力⋯減少誘發的各種「都市病」。
(註)肌肉間的低阻抗容積通道(經絡)及與中樞神經的訊息傳遞(註)vol. 114 no. 26 > Andrew T. V. Ho, 6675–6684, doi: 10.1073/pnas.1705420114.